爲了更好地滿足商家在電商營銷場景下的需求,2021年5月20日,抖音官方推出了巨量千川的移動端産品——小店随心推。
粗略地看,這款産品與“DOU+”相似,都是用來給視頻内容增加熱度。但最直觀的差别在于:DOU+是給一般視頻引流的産品,而小店随心推隻能推薦挂有小黃車的視頻或直播。
當然,除此之外,二者還有很多不同,但根據我們的觀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多運營者對小店随心推的理解略有偏差。這個産品究竟獨特在哪?運營人員們應該如何正确使用?一起來看。
1、使用“小店随心推”能達到的兩個目标
想分清楚“DOU+”和“小店随心推”,我們先進入視頻的投放頁面,可以看到Dou+頁面的優化目标有:點贊評論量、粉絲量、主頁浏覽量;而小店随心推的優化目标是:商品購買、粉絲提升和點贊評論。
這就是兩者之間最本質的差别,即它們的投放目标不同。如上文所述,因爲兩種産品投放的視頻類型不同,DOU+用于沒有商業性質的視頻,它的主要投放目的是增加曝光,而小店随心推投放挂車視頻,它的投放目的就是賣貨。
但是,這裏又需要認識到:“小店随心推”絕不是一個給直播間長期買流量的通道。它的定位更像是“巨量千川”的入門版,雖然能爲商家帶貨引流,但是産品的顆粒度較粗,人群定位沒有那麽精準,所以并不能取代千川投流的作用。
使用“小店随心推”的目标隻有兩個:第一,測試直播間的承流能力;第二,嘗試撬動自然流量。
明确了“小店随心推”的定位後,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操作。
首先,進入端口在哪?如果是給挂車視頻投流,可以點擊右下角的轉發按鈕,選擇“小店随心推”進入投放頁面,給直播間投放的流程類似,隻是進入端口變成了直播間右下角的三個小點。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在投放頁面内,存在多個篩選條件,以直播間爲例,包括“投放金額、直播間優化目标、你吸引的觀衆類型、加熱方式、曝光時長、投放金額”等。真正的投放過程中,在運營人員選擇好各種條件後,系統會針對不同的需求匹配精準流量,展現給相應人群,完成轉化目标。
大部分的篩選條件都是比較通俗的,在這裏,将“直播間優化目标”、“你吸引的觀衆類型”、“加熱方式”這三個标簽再簡單解釋一下。
“直播間優化目标”條目下包括:進入直播間、商品點擊、下單、成交、粉絲提升、評論。這個目标是基于人的行爲偏好劃分的,并不是說投放了這個數據後,該數據一定會有“确定量”的提升,而是系統會把直播間推薦給有該種行爲偏好的人群。
比如這個用戶常在直播間下單,系統會将他定位爲下單偏好人群,另一個人常常給直播間點贊,系統将就将他劃分爲評論點贊偏好的人群……但這并不代表這一次該用戶一定會做出這個行爲,所以優化目标最終的數據表現如何,還是取決于視頻和直播的質量。
“你吸引的觀衆類型”這一欄,包含有:系統智能推薦、自定義觀衆類型、達人相似觀衆,這三種投放定向方式的優勢有所不同。
“系統智能推薦”即運營者不用做其他的篩選和選擇,系統會自動選擇它認爲的本賬号的目标人群進行投放,這種方式推薦成熟賬号去使用,不推薦新賬号使用。
原因在于:新賬号系統接收到的數據較少,給賬号打的标簽還不明确,這種情況下系統對這個賬号其實是不了解的,進行的推薦就不會準确;
但對成熟賬号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系統有足夠的數據對賬号進行定位與分析,投放效果是會比較好的。
自定義觀衆類型即投放者自主選擇将直播間推薦給怎樣的人群,但是這裏面的篩選條件是比較簡單的,隻能對投放人群的性别和年齡段進行選擇。适合賬号在啓動期,商家根據自己産品的客戶畫像選擇,但因爲篩選出來的覆蓋範圍依然很大,投放數據普遍一般,所以選擇這種模式的運營者比較少。
達人相似觀衆即投放者選擇本賬号的對标賬号,把直播間投放給該賬号的粉絲和互動觀衆。适合賬号在啓動期選擇,人群的精準度對高于自定義觀衆類型,但這種方式需要該直播間跟對标賬号相比,具備一定優勢,否則,即使吸引了競品粉絲的進入,也沒有足夠的“誘惑”吸引其下單購買,對轉化無益。
“加熱方式”是直播間獨有的一個闆塊,包括“直接加熱直播間”和“選擇視頻加熱直播間”。這兩者的區别在于,“直接加熱直播間”抖音會将正在直播的實時畫面,直接推薦到用戶的手機上,正在刷抖音的觀衆能夠直接進入直播間;而投放“選擇視頻加熱直播間”時,用戶會先看到你的帶貨或者引流視頻,再由此視頻進入直播間。
兩種加熱方式都有利有弊,“直接加熱”時用戶進入直播間的鏈路更短,對于提升直播間人數更有優勢;“視頻加熱直播間”能夠将産品的講解視頻先推薦給觀衆,那麽用戶對産品會有基本的認識,這種情況下進入直播間的用戶一般已經有了購買欲望,在轉化難度上會稍小一些。
除此之外,如何選擇兩種加熱方式,還與主講主播的個人能力有關,顯然如果主播的感染力很強,那麽直接加熱直播間會是更好的選擇。
2、如何用“小店随心推”進行投放?
對“小店随心推”這個産品有了一個大緻了解後,大家可能在好奇,如何搭配各個投放标簽,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什麽樣的投放思路才更适合直播間節奏?
在這裏,我們将賬号直播大緻分爲三個過程“聚人氣-促成交-擴流量”,不同階段的投放思路各不相同的。
不論是直播間還是短視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應。當用戶看到人氣更高、數據更好的直播間或者短視頻時,會更有意願進行點贊和購買;
反之,如果這個直播間隻有幾個觀衆、這支視頻隻有幾個點贊,那麽用戶看到時肯定會對它的質量存疑,繼續觀看下去的欲望也會被大大削弱,所以直播間投放的第一個目标就是“聚人氣”。
這個時間段,應該主要選擇“達人相似觀衆”定向獲取精準用戶群體,快速拉升直播間人氣帶動成交,度過啓動期。标簽上選擇“進入直播間+達人相似觀衆” “商品點擊+達人相似觀衆” “直播間下單+達人相似觀衆”都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直播間渠道投放時間應控制在0.5小時左右,因爲這個時候的投放目标就是迅速起量,需要一種“人群湧入”的效果,将投放時間壓縮能在短時間内讓直播間在線人數提升。
短視頻端的投放搭配類似,可以選擇“點贊評論+達人相似觀衆” “商品購買+達人相似觀衆”,但投放時間的選擇建議爲12/24小時。這個時間是我們根據經驗得出,因爲當選擇的時間太短時,系統可能會爲了在短時間内成功消耗這個量,犧牲投放的精準度。
當投放進入“促成交”階段,對進入直播間人數和商品點擊的需求就會降低,投放的首要目标變爲成交。這時候應該放大達人相似觀衆投放的預算,快速提升直播間成交用戶數量,方便系統識别賬号定位進行精準流量推送。
在這個階段,選擇“直播間下單/成交+達人相似觀衆” 爲主,“直播間下單/成交+系統智能”爲輔這樣的搭配更爲合适,抓住機會進行“小金額系統智能投放”的測試。短視頻端同步使用“商品購買+達人相似觀衆” “商品購買+系統智能”的搭配,如果效果較好,證明賬号的定位已經變精準了很多。
第三步“擴流量”階段,系統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數據,這時候可以直接通過“系統智能”進行投放,得到的效果會比“達人相似觀衆”更好,選擇“直播間下單/成交+系統智能” “商品點擊+系統智能” “商品購買+系統智能”最爲合适。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額投放,先進行多筆訂單小額投放測試,直到得到了好的效果反饋後,再加大金額追投。
原文鏈接:https://jiankeweb.com/articles/615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百度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