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完播率?答案是学会用反转。
要在1分钟内制造大的冲突很难,但制造一个小的反转就相对容易些。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看郭德纲的相声,就是因为他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制造一个反转。比如他在《治怪病》的相声里有个段子,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突然来了句,“下来俩护士,多漂亮啊:一米七大高个,连鬓络腮胡,一巴掌宽护心毛”,瞬间打破了用户对漂亮护士的预期,迎来了掌声和笑声的同时也捕获了你的注意。
那为什么人的大脑对这类反转会持续关注?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活动总是建立在“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 的基础上。
所谓”知觉定势“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知觉活动表现出的准备性心理倾向,这个“定势”会对知觉对象作特定选择的准备,寻找需要的信息,分出重要的特征,并最终做出比较和筛选。
当视频内容匹配知觉定势时,用户就没有必要持续关注,自然没有完播率;反之,因为打破了用户的知觉定势,用户才有持续关注的意愿和可能。
所以,反转的本质就是打破用户的知觉定势,让定势制造的预期和最终的结果产生反差,具体公式是什么样的?
观点铺垫的目的就是制造预期,且这个预期是建立在知觉定势的基础上的,当结果不符合知觉定势时,反转的效果就产生了。
比如当年加多宝的“对不起系列”,就是按照这3个步骤制造的经典反转
第2步 制造预期-是我们无能(业绩下滑?公司丑闻?领导有问题?)
第3步 打破预期-卖凉茶可以,打官司不行(和之前的预期完全不同)
因为反转的结构处理的很好,所以当年营销的效果就很不错。换做今天的抖音视频,我们可以针对哪些内容反转?是不是所有视频都能做反转?
因为知觉定势是反转最核心的要素,所以制造反转前就需要明确知觉定势的来源,然后针对这些来源挖掘可能产生的预期和打破预期的各种可能结果。
2.个人的因素:包括个人的需求、个人的情绪、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等。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上维度来制造反转,获得更高的完播率和点赞量。
视频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唤起用户对过往经验的知觉定势,在最后却得出一个隐秘而又合理的解释,打破认知定势的同时实现了反转,是不是很有意外感?
视频先通过男生的关心制造了女生被感动的情绪,当用户跟随着视频的进度逐步预期男生会采取哪些日常的暖心行动时,男生却沙雕式的敲断了女生高跟鞋的鞋跟,进而制造了女生愤怒的情绪,实现了情绪的反转和独特的记忆。
视频通过用户在某种行为情境下被引发出某种态度,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符合用户日常的态度预期而成功实现逆转。
先铺垫观点,男女间是有纯粹的友谊的,用户会根据过往的价值观念在同学、同事、发小等关系中寻找,当提出打破认知定势的夫妻关系时成功实现了反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当然,实现视频的完播率必须建立在内容质量的基础之上,且通过反转实现高完播率也只是手段之一,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提供有参与度的体验,高唤醒度的情绪等手段来提高,这些内容我们下次再做分享。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收获,点个【赞】吧!或者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原文链接:https://jiankeweb.com/articles/11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