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两个一摸一样的视频,在同一个帐号里分两天发布的,点赞数一个是1000多,一个是73W,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两个视频的本质差异是目标意向(goal intention)和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的差别,他们有啥区别了?
执行意向又称“如果-那么”计划,“如果”关联的是情境线索,“那么”关联的是目标导向行为,即如果遇到情境X那么我会采取行动Y以达到目标Z。不要小看这个“如果-那么”计划,它能显著改变用户行为,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
行为科学家凯瑟琳.米尔克曼和同事们在一家可以免费为员工注射流感疫苗的大型公司展开了一项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所有打疫苗的员工都收到了一封提醒信件,但执行意向上有区别
A组,通知邮件,无需员工填写信息
B组,员工需要写下他们准备打疫苗的日期
C组,要求员工不仅要求收件人写下日期,还要写出具体时间点
结果就是,有日期和时间点的C组完成率比没时间点的B组高2.7%,比没日期和时间的A组高出4.2%,所以简单的执行意向就能显著提高目标实现的可能。
所以两个视频点赞数的差异,就是因为一个有明确的执行意向“如果你们想钓鱼不再困难,那么记住这个口诀”,而另一个是典型的目标意向,只有“钓鱼不再困难”这个目标而已。
现在,我们知道了执行意向很重要,那么如何设计执行意向让用户点赞?
所以设计执行意向,就是要设计2个任务:
(1) 预期启动该行为反应的恰当情境 (2) 确定促进目标实现的行为反应。
那么如何设计情境和动作了?
* 设计情境的核心是埋伏相似线索和利益线索
相似情境线索: 饭后嚼益达,收礼只收脑白金
具体利益线索: 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奶茶,困了累了喝红牛等。
我们来看个打爆的带货视频里提供的两类线索
利益线索包括:如果“想要不显肚子有腰感” /如果想要“不显手臂粗”
这就是设计执行意向,通过强化认知记忆来增强个体情景线索识别能力,在一定的情景或条件刺激下,执行意向被自动/有效并且无意识地启动,并且让形成了执行意向的人按照预期的方式行动,视频的点赞量自然容易提高了。
但有时候,我们也设计了执行意向,但效果还是一般般了?为什么了?
在一项有关执行意向的研究中,让大学生们列出他们想在寒假期间完成的两个目标,一个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另一个目标是容易实现。对于每个目标,学生们必须确定开始时间和地点以形成执行意向。
结果是,对于容易的目标,有没有执行意向影响不大;但困难的目标,执行意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完成率是 62% VS 22%。
所以用户针对视频的行为,如点赞,收藏,转发,评论,购买,困难程度依次提升,设计执行意向的有效性也依次提高,钓鱼视频在收获73万的点赞的同时,更带来了11万的收藏转发,也正因为足够高的收藏转发率才推高了视频的高播放量和高点赞量,所以执行意向在抖音的算法机制里就是放大器。
(案例来源于效率火箭)
英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将250个人分成3组,检测不同组在不同条件下的行动概率
第二组,在此基础上,还被要求看了一个展示运动好处的激励视频
搞创作的人经常说必须有灵感才能写作,所以在创作的时候总是找借口拖延,自觉性低。
但一项研究表明,给搞创作的人明确的执行意向,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创造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更好的质量。研究将大学教授们被分为三组:
结果显示,第三组比第二组写的页数多3.5倍,而第二组只比第一组写得稍多一些。
那质量如何呢?
被禁止写作的人每隔5天就会有一个新创意,等待灵感出现的人每隔2天有一个新创意,而有固定写作时间的人每隔1天就有一个新创意。因此,被安排了写作时间(即执行意向)的人不仅写得更多,而且有更多创意!
所以在抖音上,哪怕视频的内容足够好,但你没让用户给你点赞,很多人都可能会直接划走,所以很多时候,播主说“我这么辛苦做的视频,你们难道不应该给我点个赞吗?”还是有效果的
做个总结
原文链接:https://jiankeweb.com/articles/120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