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马桶,那确实是。几年前不少代购专门跑到日本买马桶,质量确实杠杠的。
如果说整个厕所,包括所有的设备,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里面的每一个东西就可以说是产品,但是整个厕所,这只能叫厕所,怎么能叫产品呢?
轮胎,发动机,坐垫……这都是产品,那如果把它们都拼起来呢?
汽车也是一个产品,你肯定不会否定。既然这样,厕所到底是不是一个产品?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不自觉地形成了某种认知,往往越是基础的常识,我们越缺乏深究,只是基于片面的经验来构建自己的认知。
比如一些词语:产品、战略、商业模式、运营、价值、迭代、组织……
今天我们就聊聊首当其冲的“产品”,其他的以后慢慢聊。
是的,但必须要说清楚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对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不可能做好自己的产品。
我一直在讲超级产品,一直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增长、盈利和组织等问题,但是遇到不少人却对自己做的东西是不是产品而犯难。
电视机、洗发水、汽车、椅子都是产品,没人会有异议,这是共识部分,总结规律就是“有价值的有形物品”。
因为这里没有“有形物品”,但它们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是“有价值的无形服务”。
我们可以把一个实实在在的物品叫做产品,但是把服务叫成产品,却很怪,这不是扯淡吗?服务就是服务,产品就是产品,咋能说是一样的?
产品为什么不能是“无形服务”?因为“品”字的限制吗?
电视机是厂家组织人力生产出来的可供用户使用的“交付物”,快递也是快递企业组织人力完成的可供用户使用的“交付物”,只是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但是他们都是企业为用户提供价值的一种形式,本质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企业的“产出物”,都是给用户的“交付物”,也都是企业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易的“交易物”,有形与无形,实体与虚拟并没有改变这个价值交换过程的本质,因此它们都是产品。
产品的原本定义就是“价值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有形物品、无形服务、无形物品。
改变固有认知真的太难了。因此我才起了一个名字叫“超级产品”,用以描述广义的产品,区别于过去的“狭义”产品。
Tips:你现在可以用这个定义重新审视你做的东西,到底是不是一个产品?
这里说的厕所,主要是以公共厕所为参考,排除了你家里的那个。
请原谅我,因为性别的原因,本文所述厕所只能代表所有的厕所的60%,男厕所占50%,女厕所的门面占10%,女厕所内部没有进去过,所以这40%没有研究,我只能脑补了,你也可以一起来脑补。
一说到厕所,要么简陋到极致,只留下必不可少的功能,四处透风、破旧不堪,偶尔还会遇到堵塞的情况。
你永远都不知道一脚踏进去之后的画面会是怎么样,有时候会让你几天都忘不了。
你永远不知道有几根烟头会出现在坑位上,也不知道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会环绕着你。
要么就是壕无人性,门口还有沙发、电视机,甚至你在方便时还有电子显示屏供你观看,这是要把坑位打造成人生的第二空间啊。
有时候去逛商场,厕所不知道被藏在哪个角落,就算按着指示走,也够你转一圈。
更有甚者,一楼根本没有厕所,二楼就一个女厕所,三楼才有男女厕所。
好吧,就算厕所是产品,那又怎么样?就算你做的东西是产品,那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们一起用产品的方式来从头讲起,带你用产品的全新视角拆解厕所。
对,但是还不够具体,除了普遍的男人女人之间的分类,还有母婴以及残疾人士,甚至还有宠物。
如果按照场景来划分,你还可以划分为去酒吧的顾客,去加油站的车主等等。
分这么细是不是画蛇添足啊?谁去不是为了蹲个坑,有个坑就完事了,搞那么多干嘛?
没错,但还是不够全面。我之所以把一个厕所的用户拆分出来,是为了分别满足他们的需求。
除了都是蹲个坑之外,加油站的车主还想要洗把脸清醒一下,去酒吧的顾客还想要找个喝多了可以方便呕吐的地方。
一个坑位、一个水龙头、一张纸巾不都够了吗?刚才说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三个凑合着用,一个厕所不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吗?
相信你常常看到女厕所门口排起了长龙,而男厕所廖无几人。所以这个东西真的不能凑合。
- 一个厕所到底应该设计多少个坑位?
- 为什么选蹲位?
- 为什么选坐位?
- 小便池的高度应该设计多高才符合中国人的身高?
- 3岁的儿童小便和大便应该如何解决?
这些都不是凑合就行的事情,那这些问题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呢?
太多人把厕所当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福利,商城应该要有,加油站应该要有,写字楼应该要有,学校应该要有,只要有就行了。
厕所只是一项福利,你爱用不用,我能抓抓卫生就已经很到位了,所以给相关负责的人员就是强调卫生、监督、制定规制进行考核。
它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通过考核勉强维持的设施,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明确用户需求的产品。
- 你的产品的用户是谁?
- 用户有什么需求?
- 它是怎么满足用户的需求的?
厕所还相对简单,但是放到一家企业上面,用做厕所的逻辑做产品,效果会怎么样呢?
如果放在一个餐厅上,就会单纯把餐厅当成顾客点餐、厨师做饭的过程,每个人不过是完成既定的任务。
这很难有效组织产品分工与产品责任,整个餐厅就只有一个大脑,那就是老板,其他人都是手脚,机械的执行。没有小脑,没有局部自我优化的机制。
但是涉及的细节太多,老板很难关注到每个地方,于是有一种永远改不完,永远也改不好的感觉。
最后老板开始郁闷,自己的菜那么好吃,怎么来的人不多,销售额怎么下降了,为什么试了千百种营销方法都没用……
如果用产品的方式重新做你的企业,又该怎么做呢?又会有什么新的机会呢?
欢迎加我的微信一起探讨,一起改变一种思路,一起做出下一个超级产品。
本文完。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图片来源网络,无法联系到版权持有者,侵删。本文为艾老思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ailaosi01
原文链接:https://jiankeweb.com/articles/15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