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事情要讲的,就讲讲产品方面的事情吧。
而且,我个人认为,做产品需要懂一些运营,做运营也是需要懂一些产品的。并非说这是必要条件,但你多了解些东西,对你的工作和成长必然有帮助的,何况,产品和运营还是一家人。
上一次讲了产品的主路径的话题,这次来讲需求,为什么要讲需求呢?
因为首先是产生自用户,没有用户你的需求是不成立的,终究离不开人嘛,而人,那就很复杂了,要想更好的了解用户,就去多了解人性的本质心理和行为状态。
需求的背后必然存在动机,没有动机的需求就好比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动机的强弱将决定着驱动用户的力量,好比发动机马力越大肯定就越有劲儿。
咱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或者说是产品新功能升级的之前,都是需要这些步骤的。
你要做一个产品,首先应该清楚,产品的驱动力来自哪里?肯定是来自用户对不对,那么,用户为什么要成为你产品的驱动器呢?
但是在这第一步中你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要区别你的需求是否是用户的真实需求,第二个则是,找到核心用户群体。
这第一步其实更多的是自己的主观观点,需要去猜想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路线去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
比如,我现在饿了,我的需求是吃东西,这只是我的需求,而不是我真实的需求;我真实的需求是吃烧烤,如果你不了解我的真实需求,你可能会认为我现在饿了,只要是个什么东西我都会吃。
再比如,用户从搜索电影,经历了下载电影,最后看电影,那么,这个时候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不是搜电影,也不是下载电影,而是看电影。
还是说吃饭的例子,我饿了,要吃饭,我想吃烧烤,这是我的真是需求;那么,在一批人中,必然存在着非常喜欢吃烧烤的人,就是那种,你一说到吃烧烤去,他就会吞口水的那种。
烧烤,即是这种人的真实需求,也是他们最喜欢的需求。
所以,在发现需求的环节里,核心用户和真实需求这两个是很重要的东西。
你要去看这个需求的使用场景,是在上班时间使用?还是在家务活期间使用?
根据使用场景去判断这个需求的使用频率,比如,办公沟通更多的人使用的是钉钉,它的场景就是办公场景,工作的时候用到的东西。
你说这样的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频率怎样?必然会很好啊,因为大家工作日起码也要8小时吧,这工作期间必然会存在着高频率的工作沟通问题,钉钉就把24小时三分之一占据了。
上面第一步是主观的猜想用户的真实需求,但我们还需要将这种真实需求进行验证,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去验证它是否真的存在。
你要验证的有三个点,分别是用户需求的目的,行为和原因。
你要知道用户这个需求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达到怎样的一个目的,比如,早起啊,订票啊,这就是需求的目的,是用户的最基本的需求。
然后你要去验证用户达到这个目的的行为路径,他所要经历的操作有哪些等,这是用户的需求行为。
最后你要知道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是因为想要更快的订到票?是因为养成一个早起的好习惯?等等,这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定性就是比较主观的一些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调查,但不能仅用这种方式来做决定。因为你不能完全相信从用户口中说出来的话,你需要有支撑他们口中说辞的依据。
定量就是做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你进一步验证从用户口中得到的答案是否一致。
用户访谈、邀请测试属于定性方面的;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则属于定量方面的。
备注一下,上面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非每一个都必须要用,比如,定性调研中,邀请测试则属于备用方案,肯定是主推用户访谈。
这一步肯定是要开评审会的,拉一帮人一起来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上面说的第一二部,发现需求,分析需求,其实基本就已经过滤了一遍了,到了评审阶段更侧重的是决定。
根据用户的需求出现的频次,接收到的反馈量,该需求是有核心用户提出,还是有普通用户提出。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同样大且重要的需求,先满足普通用户,其次满足核心用户。
大?指的是该需求涉及到的周期长,牵动多,比如,我们之前的那个用户体系的搭建,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到目前都还没有完全上线。
重要?指的是,可能需求不是很庞大,但它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通常是涉及到你产品的核心价值的。
比如,你是个电商产品,重要的需求则是转化,诸如,最后提交订单的体验优化,加入购物车的优化,支付环节的优化等,这一条线都在主路径上面存在的需求,就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在一个团队中,每一次的规划肯定不止一个需求,否则的话产品经理估计安逸死了。
就像我们公司一样,每周四来开评审会,评的是其他除了研发部门所提出来的需求,会有很多,这些是需要评的。
那么,我们刚才讲的经过了第一二步的过滤,那么,这一步难道就没必要了吗?
显然也是有必要的,你需要确定某个需求的大小、优先级,这样产品才好根据优先级来做规划。
我们的产品部门的规划,是领先了开发部门2个版本的。基本本周的需求评审会就是评下下个版本的需求了。
其实,这一步没什么太多要讲的,因为我没正儿八经的写过需求描述的文档,不过,我可以说一下,我们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弄的。
这是最后一步,也就是评审过后就应该规划的东西,其实就是类似于项目管理,属于工作分配的环节。
他们一般会将需求做成一个文档描述,里面包含了需求来源啊,团队分工啊,提炼后的内容啊,划分到哪个版本啊,优先级啊等等,还有些实现方法等。
其实这个需求描述的文档更多的是给技术看的,所以是比较详细的。
产品经理,这是一个夹在各部门中间的角色,各个部门都有可能提需求给产品,产品要思考,要评审,要规划,要画原型图,要跟研发沟通是否可行以及研发的工作量的事情等等一大堆。
而通常情况下就是,提需求的人只会去找产品,很早提的需求,为啥现在还没上,那么,产品心里也很苦逼啊,技术工作量实在太大,档期只能往后推,已经在尽量沟通了。
但转过身,还得去跟技术温柔以待(沟通),产品请技术他们吃饭真的是太正常了,三天两头的这种,偶尔给技术买奶茶喝,买水果吃,跟大爷一样供着。
因为你得把工作推进啊,那技术不伺候好,谁给你做?或者,惹毛了技术,直接给你耗时间拖着,你能咋整?
所以啊,产品经理真的是个很苦逼的角色的,各位还是多体谅体谅吧,虽然我有时候也会吐槽吐槽,但其实也就嘴上说说,心里面还是蛮能理解他们的。
原文链接:https://jiankeweb.com/articles/65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度收录: